top of page

當我們在說KAWS時,是潮還是藝術?

台北即將登場的「Now and Future 2020 當代潮流藝術展」,一次展出包括Banksy、KAWS、村上隆、Daniel Arsham,以及一些潮流藝術新星的作品,他們的創作方式與風格正形成一股「潮流」,你跟上了嗎?


Text by Ova Chang;Photo from ARTZDEAL.com

 

▲即將在台北收藏交易中心登場的Now and Future當代潮流藝術展,一次展出多位重要的潮流藝術家作品。


Dior男裝系列在2020夏季時裝秀中邀請Daniel Arsham設計迷人的「D.I.O.R」字母雕塑、LV合作長達13年的村上隆、無處不在的KAWS,這些年輕人耳熟能詳的藝術家,究竟是潮流還是藝術。藝術表現形式的變遷向來緊隨思想開放的程度,誕生於街頭的而衍生Urban Art,成為當代年輕創作者偏好且擅長的創作方式,已成為全球藝術主流,也是當代年輕人追捧的一股「潮流」。上世紀中大量複製的生產型態,影響了消費習慣也帶來新一代消費文化,也啟蒙了普普藝術的思想核心,代表人物Andy Warhol曾言簡意賅地詮釋他眼中普普藝術語彙下的當時社會現象:重複、複製是這個消費社會的一種形式。


▲Dior推出一系列Daniel Arsham設計的限量作品。


▲同伴(PASSING THROUGH)2010年,KAWS。


Andy Warhol透過藝術表現解釋了消費、複製與當代風格的形成,他將大眾的生活文化融入創作,掀開藝術的面紗,將大眾生活放入藝術創作,也讓藝術首度走近大眾。普普藝術掀起了開端,當時便預告了藝術會成為大眾生活中的一部分,這個方向也在此後的半世紀間推動著藝術大眾化的發展,於是街頭藝術崛起,這些藝術作品展示於放藝廊或美術館,而是出現在公眾場域,零距離出現在眾人視野。


▲Andy Warhol將大量複製的文化展現在藝術創作中。


街頭藝術自80年代成為浪潮,與Andy Warhol交情深厚的藝術家Jean-Michel Basquiat,是普普之後竄起的街頭藝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創作從Andy Warhol的反應大眾生活,改為替大眾發聲,反映出群眾思維、理念與感受,大眾在他的作品中找到思想的共鳴與投射,他突破傳統藝術的框架讓街頭藝術走進藝術殿堂,甚至重新定義了藝術的意義。


▲Jean-Michel Basquiat (1960–1988)及其作品Flexible,製作於1984。(Photo from Brooklyn Museum)。


另一個街頭藝術浪潮的先鋒之一Keith Haring,也就由民眾能直接理解的簡單近乎童稚的線條,理解了他想表達如反種族隔離、反毒品濫用、呼籲重視自然生態、反思生命存在意義等意念,街頭藝術家的崛起顛覆了大眾看待藝術的視野與眼光。無論是街頭藝術還是塗鴉藝術,這類創作形式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引起年輕人的共鳴,形成一股巨大影響力,成為次文化潮流的一環。結合街頭藝術、塗鴉和表現形式的現代藝術,受到城市建築、城市生活方式或文化啟發,另一類型的藝術創作模式正在上演,它是Urban Art,也可以稱它為城市藝術。


Keith Haring及其創作。(Photo from The Keith Haring Foundation)



Urban Art與傳統藝術創作場所有很大不同的「藝術狀態」,因願意與公眾直接交流,不受限於正規藝術界的限制,加上這類藝術家常會在作品中注入社會議題、審美價值等內容來吸引關注,透過藝術挑釁(art provocation)來成就藝術創作的另一種形式;而也因為他們的高度曝光,創作者獲得大量文化追隨者的追蹤,甚至從傳統認知的街頭對抗型創作模式過渡到主流藝術類型,甚至與商業進行跨界合作。也因為它們與「傳統認知」有些差距,呈現出的藝術展現形象也更多元而活潑,展示出社會藝術的多元光譜,而Urban Art如今的藝術地位更從近幾年屢屢拍出高價得到驗證。



代表性的潮流藝術家KAWS,可說是Urban Art的翹楚代表,他以街頭塗鴉起家、卻因一系列擁有XX眼睛公仔「COMPANION」而聲名大噪的KAWS,其作品《Uniqulo》融合了他近期與品牌合作、造成搶購的UT,以及最著名的公仔與頗具風格的塗鴉,可以說是相當具有KAWS風格的創作。他的畫作與公仔屢次打破拍賣紀錄,2019年4月在香港蘇富比一場名為「NIGOLDENEYE® VOL. 1」的專拍中,KAWS一幅創作於2005年的《THE KAWS ALBUM》壓克力畫作,拍出超過1.1億港幣成交金額,震撼整個藝術界,連Kaws本人得知後都大感驚嚇在IG自言:想不到。


▲KAWS於2005年創作的THE KAWS ALBUM拍出1.1億港幣的驚人天價。


即便誰也無法預言下一個KWAS是誰,但市場成績成功地改寫了藝術發展,除了藝術品之外,甚至周邊的商業作品也跟著水漲船高,確實越來越多新興藝術家、插畫家或設計師因Urban Art潮流的崛起更容易受到大眾關注與挖掘。此外,因為與時尚品牌的青睞,加速了年輕人對這類創作的追逐,甚至進一步關注他們藝術作品的市場價值。台北收藏交易中心執行長周銘志針對Urban Art的浪潮與KAWS藝術公仔的高價表示:「其實這一切都是普普藝術的延續,Andy Warhol當初說藝術要走入人群,現在才正要開始。」


▲潮流藝術家KAWS(Brian Donnelly)。


隨著網路世代快速崛起,藝術品收藏家年輕化趨勢成形,年輕人也開始熱愛追逐這些藝術展覽,今年6月份在台北收藏交易中心所主辦的「Now & Future 2020 當代潮流藝術展」,難得的一次收羅許多潮流藝術大匠和新星的作品,他們的藝術呈現出Urban Art不同世代的經緯脈絡,在商業與社會思維間的拉鋸也更為清楚而犀利。


▲將在6月15日~7月12日於台北收藏交易中心舉辦的當代潮流藝術展,是台北近來值得關注的Urban Art展覽。


本次展出的作品都相當具有Urban Art經典特色,大多數都相當讓人驚艷,除了KAWS的作品之外,這次也有被認為最神秘的藝術家:Banksy班克斯的作品,這位總是以班克斯的名字落款的英國街頭藝術家,憑藉一系列出類拔萃的作品被公認為世界頂級塗鴉大師,但自從14歲開始塗鴉至今,他卻從未在公眾面前公開過自己的身份、長相。到底是誰一夜間在倫敦街頭留下那些精彩絕倫的塗鴉?始終是個謎。即便如此,他的作品卻在拍場上創造著動輒數十萬英鎊的高價。

匿名的英國塗鴉藝術家Banksy,作品屢屢拍出高價。

▲Banksy的作品《被毀的氣球女孩》

▲Banksy的《權力下放的議會》(Devolved Parliament)在2019年時於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以987.95萬英鎊的價格成交。 曾被紐約雜誌以美國知名畫家 Maxfield Parrish作為比較,連續5次獲得Eisner Awards (艾斯納獎),曾為美國DC漫畫封面的畫家,也是堪稱為美國當代最著名的插畫家的台灣籍藝術家James Jean,其作品帶著繁複線條參雜神話、浮世繪與文藝復興元素,華麗但帶點詭異又神秘的作品風格,他與 John Vanderslice的故事合作系列創作《Penelope and the Succulent》,也是本次展覽可觀的精彩作品。


▲潮流藝術家James Jean及其創作。


至於與精品長期合作,以「超扁平」、「幼稚力」等字眼,把日本御宅族熱愛的漫畫、電玩和卡通動畫和日本特有的情色文化不羞澀地放大的日本藝術家村上隆,在Now & Future 2020也有經典作品―一組十張的版畫《We Are The Square Jocular Clan》。


▲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受日本動畫和日本漫畫影響,專注於御宅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後現代藝術風格——超扁平(Superflat)運動創始人。

▲村上隆知名的《We Are The Square Jocular Clan》作品。


至於未來潛力新星,也在本展上頻有佳作。像是實現了史詩浪漫的人性化、受到歷史題材繪畫作品及同時代影像作品的影響的Hernan Bas,其作品的表現力及親和力,不但令人聯想到經典電影的戲劇化敘述手法,他潛心鑽研高度誇張的社會景觀表達方法,也很有小說與影像作品的氛圍,融合了歷史和神話敘事文學、哥德文化以及年輕時尚潮流等元素,具有一種成熟的敘事性,這次展出的《The Gourd Nest Hanger》可以說是他的精彩作品之一。


▲赫爾南·巴斯(Hernan Bas)的作品受到歷史題材繪畫作品及同時代影像作品的影響。

▲赫爾南·巴斯 The Expulsion,2011年。(Photo from 藝術家及立木畫廊-香港、紐約及首爾、ARTZDEAL.com


擅長負片效果的韓國攝影藝術家Koh Sang Woo,則是利用數位影像技術呈現藝術家的「色」、「光」、「形」的具象畫抽象創作,呈現攝影與藝術之間的互補關係,本次展示的創作《Artist》、《Psychology of Love》與《Monologue》,都可說是他的經典代表作。


▲韓國攝影藝術家Koh Sang Woo。



這次展覽呈現的「年輕化」不但在創作者的創作思維與更具風格性的藏家身上展現,「虛實整合」的網路藝術品交易平台也是屬於當代Urban Art的一環。由於藏家與藝術家均相對地年輕,相較於目前藝術收藏市場主力買家相比,新興藝術收藏家更懂得利用網路,特別是社群媒體找尋他們喜好的藝術家與藝術品,並且還懂得用社群媒體來與藝術家互動;這群新興世代收藏家熱衷於快速變化的網路世界,間接地也影響了目前藝術市場的節奏,透過網路這個無遠弗屆的媒介,愛好科技的年輕族群甚至是擴大市場占比都有相當幫助,年輕族群透過指尖從網路操作,讓藏家在任何時刻競標他們喜愛的藝術品。


▲美國街頭藝術大師 Ron English亦有作品參與展出。


以解構經典卡通人物作為創作主題的麥特·岡達克(Matt Gondek)及其作品。


▲西班牙藝術家新星Edgar Plans艾得佳·普連斯,他的作品經常被與 Javier Calleja相比


▲Emre Namyeter是個強調感知的藝術家。


本次主辦單位透過ARTZDEAL.com網路交易平台進行藝術品交易,而這也成為2020年Covid-19疫情下的意外轉折,Now & Future的收藏者在科技平台應用上,的確也在這些面向上展示了不同的思維。藝術的發展變化走到今日,當年輕人在討論KAWS時,他們是因為潮流還是喜歡藝術,其實一點也不重要了。



  • Facebook的 - 黑圈
  • Instagram的 - 黑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