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威士忌的「風土」滋味|來自愛爾蘭的WATERFORD將葡萄酒的概念融入威士忌創作
在討論葡萄酒的風格時,無可避免地會討論到酒莊的「風土」-意指氣候變化、土質…等環境因素,對葡萄的影響導致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呈現多變與複雜的風味。而受到這一點啟發,位於愛爾蘭的WATERFORD正試著證明,風土對於威士忌的影響!在其推出的新創作「The Cuvée 交響曲」系列更能夠凸顯這一點。
Text by Edgar Chang;Photo from WATERFORD、大隆嘉禾

▲WATERFORD發表旗下最新作品「The Cuvée 交響曲系列」單一麥芽威士忌。
一般在討論威士忌的口感風味時,我們習慣將焦點專注在陳年威士忌時所使用的橡木桶上,不若討論葡萄酒,鮮少討論到其原料「大麥」在種植時候的風土環境條件對於風味的影響。然而,愛爾蘭威士忌酒廠WATERFORD的創始人&CEO Mark Reynier卻不認同,從葡萄酒當中得到啟發,他認為,風土必然對於威士忌的風味有所影響,只是被大家忽略了。於是,在WATERFORD的許多酒款當中,便試著用各種方式證明,大麥成長環境的土質、水分、氣溫、降雨量、日照…等因素變化,會反映在釀造完畢的威士忌當中!

▲WATERFORD酒廠創辦人兼任CEO Mark Reynier受到法國葡萄酒啟發,正嘗試探討風土對於威士忌風味的影響。
在酒廠成立之後,WATERFORD陸陸續續推出多款威士忌作品,不僅外觀包裝上形似紅酒,有別於一般威士忌的風格;在酒標上更加入了編碼,讓消費者在品飲時可以直接透過網路,查詢釀造這款威士忌的大麥出自哪一座農場,以及種植的時間、氣候狀況等訊息。期望利用這樣實驗性的手法,去驗證風土如何影響威士忌。而在今年,WATERFORD推出另一款新的威士忌「The Cuvée 交響曲系列」,藉由Cuvée之名,再次強調WATERFORD的釀造理念與其他威士忌酒廠不同之處。

▲「The Cuvée 交響曲系列」名字取自法文,在法國葡萄酒界當中象徵的是高品質混釀的葡萄酒。
「The Cuvée 交響曲系列」的命名Cuvée取自法國,在葡萄酒界中,通常情況下代表的是某個特定酒莊的最高混釀品質葡萄酒。而「The Cuvée 交響曲系列」藉此為名,不只象徵WATERFORD向葡萄酒釀造手法取經,以當地採收、發麥、分開蒸餾、並保證風味的純正來源,打造每一款威士忌,同時也指的是「一種令人趨之若鶩,由多個更小成分所組成的風格。」

▲「The Cuvée 交響曲系列」不添加任何色素、不使用冷凝過濾,維持威士忌的自然風味。
The Cuvée 交響曲系列由首席蒸餾師 Ned Gahan 將25款來自於愛爾蘭南部、帶有各自風土特色的沃特福單一莊園威士忌調和而成,每一款都是在優質的美國和法國橡木桶中熟成而生。結合不同農場的香氣融合起來,轉化成不同的風味,讓酒體層次更加豐富,層層堆疊的風味,創造出令人驚艷、印象深刻的味蕾。
本款威士忌酒液散發紅蘋果、吐司邊、綠葉、薰衣草、比司吉、橙子、新鮮的薄荷、咖啡蛋糕、和顯著的油脂風味。而淺嚐一口,在舌尖上感受葡萄柚、檸檬皮、黑巧克力、櫻桃、穀物燕麥、和果醬,帶著綿延悠長的尾韻。為了凸顯酒液原色,此系列釀造時並未經過冷凝過濾,不添加任何色素,維持其天然的樣貌,酒精濃度更是來到了50%以上。

▲藝術家Leah Hewson擅長用複雜的色彩、形狀與錯視的效果,創作藝術畫作。

▲由Leah Hewson所創作的《Binary Assimilation》。
而WATERFORD特別用上了藝術家Leah Hewson 的作品《Binary Assimilation》(二元同化)這幅畫作當作酒標,以其錯覺、色彩、活力和形狀,呼應WATERFORD這款威士忌蒸餾過程中「層次和復雜性」製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