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時間的藝術|大摩參與2022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攜手藝術家跨界策展
一件藝術品,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會越發凸顯其珍貴價值;而需要經過十年甚至數十年的陳年才能夠完成的威士忌亦是如此。透過時間的連結,大摩此次首度攜手台灣當代木雕藝術家楊北辰,一同參與「2022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活動,並進行名為《Masterpiece in the making》的主題展覽,邀請大家一同參與此次盛會。
Text by Edgar Chang;Photo from DALMORE

▲大摩成為第一個「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官方合作威士忌品牌,並攜手藝術家參與展覽盛會。
擁有「老酒銀行」之美稱,大摩深知「時間」這個要素對於一件作品的深刻影響。無論是經歷百年以上的技藝傳承,或是歷經數十年以上在橡木桶中靜靜熟成的過程,「時間」這項要素深刻地影響了一瓶威士忌的風味。亦是因為經過漫長歲月的積累,使得大摩的高年份珍稀酩飲屢屢在拍賣會中拍出令人驚訝的天價。
在今年,大摩不只成為「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合作威士忌品牌,更是邀請台灣當代木雕藝術家楊北辰共同進行策展,於今年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上舉辦《Masterpiece in the making》主題展覽,呈現「時間」對於威士忌以及藝術創作的重要性。

▲台灣當代木雕藝術家楊北辰。
楊北辰是台灣當代寫實雕刻創作的代表性藝術家之一,擅長利用他極其細緻的雕刻手法以及高度你真的著色表現,讓整塊原木完整模擬紙類、皮革的紋理,表現出栩栩如生、難辨真偽的木雕作品。他的創作多從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件取材,包含紙箱、手套、皮包、大衣、皮鞋等。創作過程中,往往需要時間的醞釀,反覆的去修改琢磨,才能夠成功複刻出他對於每一個物件的記憶和情感。
然而面對寫實,越逼真、越庸俗,楊北辰認為「去庸俗化」才是他真正要克服的關卡,而且這個問題會伴隨他的寫實創作一直存在,因此他以寫實表達記憶、時間、文化、歷史,藉由各種題材的烘托沖淡堆砌雕刻技巧過程中所產生的庸俗感,這也恰恰是寫實木雕最為困難的部份。

▲此次展覽主題《Masterpiece in the making》,演示大摩創廠近兩百年來,以老酒銀行之姿,歷經時光淬鍊的極致工藝。
此次大摩將於5月20日至22日進駐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舉辦《Masterpiece in the making》主題展覽,展覽當中將透過楊北辰在大疫之年歷經去庸俗化後的心境轉折,他從疫情前全彩的詮釋,到疫情下對未來不確定的蒼白,以及決定與病毒共存的漸層演繹,體現藝術家在與自我不斷對話的過程中,一層層穿越現實的敘事抵達下一個巔峰的精彩呈現。一如大摩首席釀酒師理查·派特森始終以超凡絕俗的嗅覺天賦、精彩絕倫的用桶工藝,融匯成「一滴都不能浪費」的極致風味。
展覽中,參與者將能看到大摩創廠近兩百年來,如何以「老酒銀行」之姿,歷經時光淬鍊的極致工藝,所成就獨一無二的珍稀雋永,結合藝術家楊北辰一向以寫實木雕體現時間感與記憶性的創作精神。而在展場中,也將展出藝術家楊北辰自2016年起創作主題《謄刻古籍》新作三部曲系列。以這樣的策展,大摩用全新的方式,帶領大家心領神會威士忌文化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