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廚領軍,台中美食餐廳展露頭角!
因為米其林指南,臺中的星級餐廳越來越多,也讓此一地區頓時成了饕客心中的美食天堂。然而,若要提及法式料理,那麼深耕許久的鹽之華與新開幕的Le Côté LM,絕對是必須搶先訂位的首選。
Text by Megan Huang;Photo from Le Côté LM、鹽之華

▲鹽之華「奶油燉時蔬」,以根莖類為主角,為增加飽足感還搭配鐵鍋燉飯上菜。
自從《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2020》將臺中地區納入美食評鑑的範圍之後,臺中的美食實力便越被重視,而去年摘星的眾多餐廳之中,又以深耕台中最久的鹽之華法式餐廳(Fleur de Sel French Restaurant)最受矚目。
不只是因為主廚黎俞君是台灣第一位拿下米其一星榮耀的女主廚,她出身於彰化鄉下的貧窮人家,但憑著對於廚藝的熱情,隻身前往歐洲,從義大利文、法語開始學習正統義大利菜與法國菜的苦心學習經過,令人敬佩之外,最令饕客所讚賞的是黎俞君不惜成本對於品質與細節的講究與堅持。

▲鹽之華「烤白花椰菜」,以白花椰菜表面沾竹炭粉以紙包方式烤至熟軟,搭配豆腐醬汁、炸香的栗子薄片上桌。

▲鹽之華開胃小品「海膽壽司」。
總是一身紅色的廚師服,看起來精神奕奕的黎俞君首先談起,她耗費重金邀請香港的Erik Amir與Dora Chi所組成的Spatial Practice國際設計團隊打造的餐廳建築,外型充滿設計感之外,無論從什麼角度觀賞都沒有死角,就連空拍都有著幾何造型呈現出的美感,而對於食材的講究,她更是到了極致,像是在冬季菜色中的一道烤明蝦佐番紅花洋芋醬,她便特別選用多數餐廳不常使用,且量少價高,不過口感細緻的南非玫瑰龍蝦,加上西班牙購入La Melguiza的頂級番紅花加以調味,為人頗為海派的黎俞君說笑說:「光是番紅花每次出手便動輒花費高達20萬。」

▲鹽之華「柿餅酪梨蔬菜花瓶」。

▲鹽之華開胃小品「馬告豆腐黃瓜」。
除了自歐洲進口大量食材,黎俞君也與中台灣附近的眾多小農合作,專門爲鹽之華生產眾多優質食材,從水果、蔬菜,到高山玫瑰都在品項之列,光是在冬季所推出的法式蔬食套餐中,便運用了多達50種的小農蔬果,雖然耗費鉅資,但也呈現可由此看出她對於食材高要求。

▲陳嵐舒主廚以Le Côté LM,又稱小樂沐的餐飲品牌再度於台中開設餐廳。
除了黎俞君,陳嵐舒曾以位居台中的樂沐法式餐廳(Le Moût)入選亞洲最佳50餐廳(Asia's 50 Best Restaurant),但在2018年卻關閉餐廳,當時讓不少人聞訊後惋惜不已,不過,籌備了將近10個月時間,近期,她以Le Côté LM,又稱小樂沐的餐飲品牌再度開設,消息一出,立刻成為台中的美食熱點,甚至不少北中南的饕客專程前往品嘗。

▲Le Côté LM主打法式餐酒館。

▲Le Côté LM每一道佳餚都是以優質食材所呈現的comfort food,就連手作麵包都美味。
不同於過往樂沐主打Fine Dining 路線,在Le Côté LM主打法式餐酒館(Bistronomy),中午單點、晚間為套餐的形式呈現,因此,菜單上可見火腿盤、法式鄉村肉派或是川滷牛小排等菜色,饕客不需拘謹以輕鬆心情就可享受美食,因為每一道都是以優質食材所呈現的comfort food,就連手作麵包都美味。
陳嵐舒說:「從麵包開始就非常用心在製作,因為不論鹹甜,香氣都來自麵粉與發酵的本體,不需要加過多的點綴就很好吃。」此外,午餐則是以法式經典料理味道去發想,只是在層次與食材上加以變化,晚上則是創作型的菜單為主,但是製作的複雜度不會比照以往樂沐的形式,但是保留有趣與好吃的部分。

▲Le Côté LM川滷牛小排,搭配芹菜頭與花生醬汁。

▲Le Côté LM菲力,搭配開心果、麵團子、燉牛尾與牛骨髓。
而有著「美女主廚」封號的陳嵐舒,以Le Côté LM再次回歸餐飲市場,不只所推出的菜色同樣美味,餐廳內所使用的美麗餐瓷,一個個如詩如畫,則是來自於夫婿張法國麗固(Legle France)量身訂製打造的獨家系列,讓饕客享受美食的同時,就連視覺也能得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