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上個世紀的非凡成就|江詩丹頓「製錶技術成就」展
成立於1755年,江詩丹頓在這兩百多年來累積了許多精彩非凡的製錶技藝,將複雜功能玩得淋漓盡致。而在上個世紀,不論是逆跳顯示、追針計時、萬年曆、三問等功能,均成為江詩丹頓代表技術。在2021年八月,江詩丹頓舉辦「製錶技術成就」展,以八枚古董腕錶過去上個一百年的技術成就展現於世人面前。
Text by Edgar Chang;Photo from VACHERON CONSTANTIN

▲VACHERON CONSTANTIN「製錶技術成就」展覽,集結八款代表性的古董腕錶作品,展現上個世紀江詩丹頓的成就。
在1755年,江詩丹頓就已經成立,並且開始積極的發展各種頂級複雜功能的技術。一直發展到二十世紀,在這一百年期間基於過去累積的穩固基礎,這些技術逐漸成熟,陸陸續續的創造出多款代表性的錶款,至今仍然是藏家互相交流的熱門作品。為了讓台灣錶迷更加理解江詩丹頓在二十世紀的輝煌成就,台北101購物中心江詩丹頓門市特別舉辦「製錶技術成就」展,精選八款結合各種複雜功能的腕錶,向大眾展現江詩丹頓的技藝。
逆跳顯示

▲VACHERON CONSTANTIN "Saltarello"腕錶,具備枕形錶殼、18K紅金錶盤,中央逆跳分鐘顯示與瞬跳小時視窗,為2000年推出的作品,一共製作了500枚,其中200枚為紅金錶盤。
逆跳顯示看似簡單,但在實際製作時確有相當高的難度。由於具備逆跳顯示功能的腕錶,其指針在走到特定刻度時,會在短短數分之一秒鐘瞬間回彈180度,要如何設計出這樣的機械構造,並且避免回彈的力度過大對於結構產生影響,對製錶師而言都是一項挑戰。不過,因為逆跳顯示的報時結構和一般的腕錶截然不同,所以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的賞玩樂趣。

▲VACHERON CONSTANTIN「Joueurs de volants(羽毛球玩家)」圓形懷錶,1960年作品。
江詩丹頓早在18世紀就已經發展出逆跳顯示功能,且藉此發揮創意,打造特殊造型的各種錶款。例如1960年所推出的一款「Joueurs de volants(羽毛球玩家)」圓形懷錶中央,一對男女各自手持球拍,隨著時間經過兩人的雙臂在空中揮舞,一來一往的打球;而這兩人的手臂同時也是懷錶的指針,分別指示著小時與分鐘。獨特的造型和報時方式,帶來不同於一般腕錶的樂趣。

▲VACHERON CONSTANTIN「麥卡托」腕錶,美洲地圖,1996年作品。
另外一款「麥卡托」腕錶,在1990年代推出,是紀念製圖學之父麥卡托逝世400周年的作品。錶盤上以內填琺瑯細細的繪製當初麥卡托所製作的世界地圖,兩枚指針配置在錶盤上方的位置,配置設計宛若一枚圓規,分別以逆跳的方式指示著錶盤下方扇形逆跳小時和分鐘。
計時碼錶

▲VACHERON CONSTANTIN圓形計時懷錶,1914年作品,具備追針計時碼錶功能。
計時碼錶功能在製錶歷史上,由於需要在不干涉到正常報時的狀態下啟動與暫停計時指針,牽涉到更複雜的動力設計,所以一直到19世紀才有製錶師成功的把這個功能實踐。而奠基於計時功能的成熟,追針計時功能也在1838年成功問世,成為至今為止最為精密的機械結構之一。江詩丹頓在1914年創作了一款圓形懷錶,整合了追針計時功能,完整展現出江詩丹頓對於追針計時的掌握。

▲VACHERON CONSTANTIN計時腕錶,1967年作品,具備計時碼錶功能,搭載了導柱輪系統的計時機芯。
在20世紀初期,賽馬與各種運動競賽已經逐漸蓬勃發展,連帶的計時功能也慢慢受到重視。江詩丹頓在此刻也投入許多心力研發計時功能。而隨著機芯小型化的技術發展,除了把原本在懷錶上的計時功能也移植到腕錶上,在1914年更已經將導柱輪系統計時機芯導入腕錶上。
萬年曆

▲VACHERON CONSTANTIN萬年曆腕錶,1994年作品,搭載了江詩丹頓在1984年首枚萬年曆腕錶的機芯。
萬年曆功能是最為頂級的複雜功能之一,因為需要精密的計算機械運行,可以辨別二月的天數是28天或是29天、調校大小月…,並維持到2100年前完全不需要佩戴者手動調校日期。因此,一枚萬年曆的鐘錶作品需要更多的零件和更加複雜的構造,讓製錶師們煞費苦心。而江詩丹頓很早就已經成功研發出萬年曆腕錶,並且成功地在1983年創造出首枚搭載在超薄腕錶上的萬年曆機芯,於1984年創造了首枚萬年曆腕錶。
三問報時

▲VACHERON CONSTANTIN三問懷錶,1938年作品,鉑金錶殼裡搭載了三問報時結構。
在過去,夜晚因為缺乏光線而難以用眼睛辨識腕錶上的時間指示,因此就有製錶師想到以聲音來報時的技術,而發展出了所謂報時、報刻與報分的三問功能腕錶,以及大自鳴、小自鳴等以聲音報時的作品。報時功能一直是江詩丹頓的強項,尤其是三問報時功能。此次展出的作品裡,一枚1938年所推出的三問功能懷錶,以鉑金製作錶殼,其三問報時功能的音質堪稱真正的製錶成就。
複雜功能組合

▲VACHERON CONSTANTIN帶有天文萬年曆、測速刻度、計時、三問等多項複雜功能的懷錶,1901年作品。
將單一複雜功能放入一枚懷錶或是腕錶便已經是極具挑戰性的工作,更遑論將多樣的複雜功能放入同一枚鐘錶作品。但是,許多江詩丹頓的作品便集結了多樣化的頂級複雜功能,例如在1901年代推出的一枚懷錶上,便同時具備天文萬年曆、測速、計時以及三問報時等頂級複雜功能。透過這樣的作品,證明了江詩丹頓的堅強實力。
這場「製錶技術成就」展,充分的展現20世紀中江詩丹頓的技術發展,這八款代表性的作品是由總廠挑選,直接送抵台灣展出,每一枚作品都非常的稀有可貴,也具有時代代表性。這場展覽已在8月23日起跑,將持續到9月20日,歡迎前往江詩丹頓台北101購物中心的門市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