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為簡的極致境界!雅典錶推出Blast月之狂想世界時區腕錶
天文學是現代製錶的一切基礎,而製錶師們一直努力的挑戰如何將極度繁雜的天文現象重現在腕錶上。而製錶大師路德維格.歐克林亦是其中一人-承繼他的創作理念,雅典錶推出了全新Blast月之狂想世界時區腕錶,將無垠宇宙中的許多天文現象,以簡潔明瞭的方式呈現於腕錶上。
Text by Edgar Chang;Photo from ULYSSE NARDIN
自古以來,製錶師們透過機械編排,極力讓複雜的天文現象、萬物規律簡化,並且重現在錶盤之上,讓人能夠一目了然,並且理解時間的運轉。而製錶大師路德維格.歐克林便是其中一人,1983年至1990年,他先是為雅典錶打造出哥白尼運行儀腕錶,隨後又推出兩款腕錶,組成「天文三部曲」,至今仍被業界奉為天文複雜功能時計的典範之作。而今,雅典錶延續他在這三款腕錶上的理念,再次推出Blast月之狂想世界時區腕錶,讓不懂天文學的人也能夠以視覺化的方式,簡易的理解太陽、地球與月亮之間的緊密關聯。

延續了中古歐洲所使用的天文儀設備,Blast月之狂想腕錶將這些體積龐大的塔鐘濃縮於方寸之間,並且以簡單明確的方式,忠實還原出天體運行之間的關聯。端詳正面錶盤,製錶師們將地球放置在正中央,以地球作為整體的中心,讓佩戴者自地球的角度觀測天體運行,彷彿中古歐洲曾經流行的地心說,也還原了人們最直觀理解世界萬物的視角。
中央錶盤上,呈現從北極極點上空所俯看到的北半球世界地圖,作為藍寶石水晶玻璃錶鏡的中心。 為增強立體效果,地球圓盤採用穹形設計,以微雕技藝呈現從北極觀察到的大陸圖案,覆以藍寶石水晶玻璃保護,外圈的18K玫瑰金圓環上刻有31天的日期刻度,以一枚塗覆螢光物料的小型三角指標指示日期。而環繞著中央地球,錶盤上月亮與太陽正沿著軌道運轉著。

在立體地球標誌之下,有著兩根徐徐滑動的指針,以逐漸收窄的獨特劍形覆蓋著螢光塗料,不管是明亮或是陰暗的環境都能夠清楚的閱讀時間。指針指示著佩戴者所在的當地時間;而在最外圍有著24個代表不同時區的城市名稱,使用者透過專利雙時區快調裝置便能夠向前或向後調整時區,快速地轉到指定的時區,對於跨國旅行者來說十分實用。

這款腕錶另一大特色是精密的月相顯示功能。研發團隊在錶盤上重現了橢圓形的月球運行軌道,月球軌道面被設置為與地球黃道面位於同一平面,圓形月相視窗被置於橢圓軌道的尖端。視窗盤連接著一個複雜的輪系,驅動月球標誌每天完整旋轉一圈,使其迎向太陽的一面顯示為亮面,同時每29天12小時41分9.3秒沿錶盤繞行一周。
此一設計完美還原月球環繞地球運轉的實際情況,呈現與太陽相對位置的變化,每個月相週期(29.53天)沿錶盤繞行一周。 與此同時,移動視窗中的月球標誌也會隨著陰曆日期推移顯示出明暗變化,於是佩戴者能夠準確地自腕錶上看到月亮的盈虧變化。

太陽標誌由古銅輝石製成,以浮雕手法逼真呈現。這種珍罕的輝石表面呈金色,點綴暗斑,代表通過望遠鏡觀測到的太陽表面黑子。錶盤上以地球為視角,呈現太陽繞行地球的運動,而現實中則是地球受太陽的引力吸引,圍繞太陽公轉。

Blast月之狂想世界時區腕錶同時間也呈現了每一分每一刻太陽、地球、月亮的相對位置,此一訊息不但與月球的盈虧緊緊相連,更同時能夠讓人精準的推算出每一刻潮汐漲退的現象。

雅典錶所創作的Blast月之狂想世界時區腕錶,以極為簡單明瞭的方式,將繁雜的天體運轉訊息呈現於方寸之間,即使完全不懂天文學概念的佩戴者,亦能夠透過清楚的視覺訊息,讀取想要的天文資訊,非常的方便;而所有的調校,僅須透過上鍊用的錶冠來進行,且搭載的品牌自製機芯具備自動上鍊功能,只要一直佩戴著就能夠維持精準的顯示,腕錶摘下後,只需放入專屬錶盒,內置的自動上鍊裝置即可為腕錶上鍊,確保各項日曆資訊的精準度,大幅增加佩戴的實用性。

簡明的外表,蘊藏著許多繁雜精密的零件與機關,這款Blast月之狂想世界時區腕錶是雅典錶挑戰化繁為簡的極致表現,以最簡單的方式,帶著所有人探索時間與天文學的緊密關聯,進而探索奧妙無盡的宇宙。